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知识点

分类:日常学习标签:

知识点是指某个模块知识的重点、核心内容、关键部分。那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知识点怎么学习呢?以下是小编准备的一些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知识点,仅供参考。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知识点

1.《乡下人家》

一、需要注意的字音

虽然suī 率领shuài 倘若ru 附近fù 即时jí 觅食mì 弥漫mí 祈盼qí

频繁pín 弹跳tān 捕捉bǔ 红叶似火sì

多音字 冠guàn 冠军 散sàn散步 guān 花冠 sǎn散落

二、需要注意的字型

篷(帐篷) 率(率领) 觅(觅食) 般(一般)

棚(大棚) 率(效率) 现(出现) 搬(搬家)

协(协调) 辛(辛苦) 序(顺序)

谐(和谐) 幸(幸福) 续(陆续)

shì 装(饰) 城(市) (事)故 (是)否

xīn (辛)苦 温(馨) (新)年 (心)脏

xié 和(谐) 皮(鞋) (协)调 倾(斜)

mì 寻(觅) 乌云(密)布 甜(蜜)

(秘)密

辛——辛苦、辛劳、艰辛、辛酸

乡——乡下、乡村、梦乡、乡长

三、需要掌握的词语解释

时令:季节。 倘若、即使、若是:都是表示假设、假如、如果的意思。

照例:按照惯例,按照常情。

四、近义词

装饰——装点 时令——时节 顺序——次序 倘若——如果

鲜嫩——新鲜 和谐——协调 朴素——简朴 吃惊——惊讶

五、反义词

可爱——讨厌 朴素——奢侈

六、照样子写词语

甜甜蜜蜜:和和美美、整整齐齐、干干净净、简简单单

天高地阔:天南地北、左邻右舍、南辕北辙、东张西望

月明人静:风号浪吼、东张西望、东摇西摆、月朗星稀

七、句子

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这是文章的中心句,起到了总结全文的作用,集中地概括了乡下人家美丽迷人的生活环境和朴实欢快的美好生活,也是作者情感的集中体现。

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春天下雨后竹笋长得很多很快,这句话形象地呈现了“雨后春笋”的美妙画面,尤其是一个“探”字,拟人化的手法让人感到嫩笋迅速的长势,如同一个个淘气顽皮的娃娃和人捉迷藏一样从土里探出头,充分展示了春季勃勃的生机。

从他们的房前屋后走过,肯定会瞧见一只母鸡,率领一群小鸡,在竹林中觅食;或是瞧见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

“雄鸡耸着尾巴大踏步地走来走去”俨然一位将军在阅兵,斗志昂扬,又如同一个尽职尽责的丈夫在保护着自己的家人,守护着自己的家园,具有浓厚的人情味。

八、相关练习

1、课文按先分后总的顺序写的,全文围绕着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这句话介绍了乡下人家风景独特、迷人的特点。

2、第一段(1—4)乡下人家屋前种着瓜果和鲜花,房前屋后有鸡鸭。

第二段(5—6)乡下人家夏天在门前吃饭秋天在虫鸣中入眠。

第三段(7)乡下人家风景优美独特。

3、第一大段按照空间顺序连段成篇,第二大段按时间顺序排列。

4、乡下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勤劳、热爱生活。

5、从每个自然段中找出一个印象深刻的情景:

第一:屋前的瓜架上挂着红的瓜,长着绿的叶,绕着长的藤。

第二:春天雨后,门前空地上长出许多鲜嫩的小竹笋。

第三:母鸡带着一群小鸡在竹林里找食物。

第四:鸭子在河里玩一点也不怕人。

第五:夏天傍晚人们在院子前边吃饭边聊天。

第六:秋天人们在虫鸣声中进入梦乡

23、古诗词三首

一、了解作家作品:

《乡村四月》是宋代诗人翁卷所作。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景象。前两句着重写景,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平展的稻田里波光粼粼,天空中烟雨蒙蒙,杜鹃声声,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后两句写人,四月到了,农活多了,乡里的农民们在田间地头忙开了,又是蚕桑又是插秧,突出了“乡村四月”劳动的紧张、繁忙,给人一种“一年之计在于春”的启示。整首诗就像一幅色彩明亮的图画,不仅表现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欣赏,也表现出对劳动生活、劳动人民的赞美。

《四时田园杂兴》的作者是宋代诗人范成大。诗人描写了乡村农人耕织以及儿童学着大人的样子耕种田地的情景。展现了农家夏忙时热烈的劳动场面,塑造了农村儿童天真、勤劳、可爱的形象。尤其是后两句写得意趣横生,意味深远:那些孩子们,他们不会耕地也不会织布,但却在茂盛成阴的桑树下学种瓜。这些孩子从小耳濡目染,喜爱劳动。这是农村中常见的现象,十分有趣,也颇有特色,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流露出诗人对热爱劳动的农村儿童的赞扬。全诗语言平白、朴实、自然,具有浓浓的生活气息。

《渔歌子》的作者是唐代的张志和。张志和既是诗人,又是画家,因此他笔下是一片画意诗情。看,初春的远山刚蒙上几分绿色,从水田里飞来的白色鹭鸶在山前低徊,粉红色的桃花瓣落在春水碧波之上,淡黄色的鳜鱼时而跃出水面,渔翁头戴青色的斗笠,身披草绿的蓑衣,停舟于春波之上,色彩多么明丽,画面多么清新。可有心的作者又为它染上一层斜风细雨,整个天地浸在了一片朦朦的烟雨之中,显得宁静而美好。全诗动静结合,意境优美,用词活泼,情趣盎然,生动地表现了渔夫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

二、词语解释: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归声里雨如烟。

山坡原野草木茂盛,一片葱茏,而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满目亮白,杜鹃声声啼叫,天空中烟雨蒙蒙。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小孩子不懂得耕织之事,也模仿大人的样子,在靠近桑树的下面学着种瓜。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西塞山附近,白鹭展翅飞,桃花夹岸的溪水中,鳜鱼肥美。

三、相关练习:

1、《乡村四月》的作者是(宋)代的(翁卷)。诗歌描写了春天乡村的美景和村民忙碌工作的情景。

2、能反映乡村四月闲人少的词语是“才”“又”。

3、《四时田园杂兴》的作者是(宋)代的(范成大)。反映乡村人工作繁忙的词语是“昼夜”。学字表现了乡村儿童天真可爱的性格。

4、《渔歌子》的作者是(唐)代的(张志和),他还是个著名的(画家)。西塞山在浙江省湖州市。诗中静态的是青翠的山峰,鲜艳的桃花,头戴斗笠身披蓑衣的钓鱼翁。动态的是飞翔的白鹭,潺潺的流水,嬉戏的鳜鱼和绵绵的春雨。

5、写景诗和田园诗的区别在于田园诗中往往有农民劳作的情景,而且与风光描写相连给人清新优美的感觉。

6、其他田园风光诗《过故人庄》孟浩然

2.《牛和鹅》

教材分析:

《牛和鹅》讲述了一个童趣十足的故事:“我”在放学回家途中,被鹅追赶、袭击,吓得惊慌失措,金奎叔帮“我”赶走了鹅,在他的帮助下,“我”改变了对牛和鹅的看法及态度。

作者介绍:

任大霖(1929—1995) ,浙江萧山人。一生创作了几百万字的作品,出版了数十本儿童文学作品。《蟋蟀》获第二届中国少年儿童文学艺术奖一等奖;《儿童小说创作论》获中国优秀少儿图书奖和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奖。曾任中国作协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上海作协儿童文学委员会副主任。第一批享受国家特殊津贴的专家。

我会写:

摸:mō(摸底、摸索、摸黑)甚:shèn(甚好、甚是、甚至)跪:guì(跪拜、跪谢、长跪)捶:chuí(捶背、捶击、捶腿)绕:rào(围绕、环绕、缠绕)顽:wán(顽强、顽皮、顽固)脖:bó(脖颈、脖套、脖子)脱:tuō(脱下、脱落、脱贫)概:gài(大概、概貌、概括)惹:rě(招惹、惹事、惹是生非)昏:hūn(昏暗、昏庸、昏乱)握:wò(握住、握笔、把握)摔:shuāi(摔跤、摔碎、摔跟头)凭:píng(任凭、凭吊、凭靠)掐:qiā(掐算、掐住、掐头去尾)

我会认:

谓:wèi(所谓、无谓、称谓)拳:quán(拳头、拳术、握拳)襟:jīn(衣襟、后襟、捉襟见肘)膊:bó(胳膊、臂膊、赤膊上阵)瓶:píng(酒瓶、瓶子、保温瓶)怖:bù(恐怖、可怖、白色恐怖)欺:qī(欺负、欺生、仗势欺人)

多音字:

划:huá (划船)huà (计划)背:bèi(背光)bēi(背负)扇:shān(扇动)shàn(扇子)觉:jué(觉悟)jiào(午觉)吓:xià(吓唬)hè(恐吓)吁:xū(气喘吁吁)yù(呼吁)yū(本文指吆喝牲口的声音)

近义词:

相信一一信任 顽皮——调皮 惊呼——惊叫故意——有意 痛快——畅快 结实——壮实恐怖——可怕 欺负——欺凌 摇摇摆摆一摇摇晃晃无缘无故一平白无故

反义词:

害怕——勇敢 安全——危险 欺负——保护故意——无意 顽皮——乖巧 结实——虚弱无缘无故——事出有因 摇摇摆摆一平平稳稳

理解词语:

无所谓:不在乎;没有什么关系。神气:自以为优越而得意或傲慢。恐怖:由于生命受到威胁或残害而恐惧。无缘无故:没有什么原因,平白无故。欺负:用蛮横无理的手段侵犯、压迫或侮辱。顽皮:(儿童、少年等)爱玩爱闹,不听劝导。惊呼:吃惊地叫喊。惹怒:指处于被激怒的愤恨状态。扇动:(像像扇子的东西)。本文指的是扇动翅膀。助威:帮助增加声势。昏乱:头脑迷糊,神志不清。纷纷:(许多人或事物)接二连三地。摇摇摆摆:向相反的方向来回地移动或变动。文中指鹅行走不稳的样子。

词语扩展:描写声音的拟声词:

吁哩哩哩 啪嗒啪嗒 滴答滴答咕噜咕噜 吱嘎吱嘎 叮叮咚咚

无…无…的词语:

无缘无故 无影无踪 无边无际无穷无尽 无牵无挂 无忧无虑无时无刻 无休无止

课内词语:

甚至 顽皮 故意脖子扑打 忙乱 大概助威昏乱结实汉子可笑无缘无故 平白

句子解析:

1.大家都说:牛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鹅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鹅小,所以鹅不怕人。

“大家都说”毫无疑问说得是对的,所以“我们都相信”也在情理之中,毋庸置疑。两个表示因果关系的分句,分别说出了牛和鹅对人的态度及其原因。简洁明了,对比鲜明,为下文做了铺垫。

2.我们看到鹅,那就完全两样了:总是远远地站在安全的地方,才敢看它。要是在路上碰到鹅,就得绕个大圈子才敢走过去。

“完全两样”一词的转折体现了“我们”对鹅的态度与对牛的态度的不同,过渡、衔接非常自然;两个“才敢”表现了“我们”特别害怕鹅。

3.我们马上都不说话了,贴着墙壁,悄悄地走过去。我吓得脚也软了,更跑不快。在忙乱中,我的书包掉了,鞋子也弄脱了。

从“马上都不说话了”“贴着墙壁”“悄悄地走过去”中可以看出“我们”走路很轻、很慢,可见“我们”很害怕。有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

4.鹅听见了,就竖起头来,侧着眼睛看了看,竟爬到岸上,一摇一摆地、神气地朝我们走过来;还伸长脖子,吭吭地叫着,扑打着大翅膀,好像在它眼里根本没有我们这些人似的。

从“竖起头”“看了看”“爬到”“走过来”“伸长”“叫着”“扑打着”这一连串的动作中可以看出鹅见到“我们”时一副傲慢神气、目中无人的样子,生动、形象,用词准确。

5.这时,带头的那只老公鹅就啪嗒啪嗒地跑了过来,吭吭,它赶上了我,吭吭,它张开嘴,一口就咬住了我当胸的衣襟,拉住我不放。

“跑了过来”“赶上”“张开”“咬住”“拉住”这一连串的动作再加上“啪嗒啪嗒”的跑步声和“吭吭”的叫声更突出了鹅的气焰嚣张,根本不把“我”放在眼里。

6.它用全身的力量拖我,啄我,扇动翅膀来扑打我,我几乎被它拖倒了——因为当时我还很小,只不过跟它一样高呢!

“拖”“啄”“扑打”写出了鹅对弱小的“我”越来越残暴了,它无视“我”的哭叫,反而更凶,也可以看出“我”当时的胆怯和无助。

7.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呀!

这句话是在告诉我们不管别人怎么看待我们,只要我们自己能够正确地、全面地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就会正确地认识生活。

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1-4):讲述了“我们”欺负牛、惧怕鹅的原因以及具体的行为。

第二部分(5-12):详细讲述了“我”被鹅追赶、袭击,金奎叔帮“我”赶走鹅的全过程。

第三部分(13-15):写“我”记着金奎叔的话,从此对牛和鹅的态度和做法都改变了。

课文主题:

课文讲述了一个童趣十足的故事:“我”在放学回家途中,被鹅追赶、袭击,吓得惊慌失措,金奎叔帮“我”赶走了鹅,在他的帮助下,“我”改变了对牛和鹅的看法及态度。作者借金奎叔的话告诉我们:看待周围的事物,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测试卷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40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5分)

cuī mián cán sānɡ zhuānɡ shì shuài lǐnɡ yún tián

二、多音字组词。(4分)

应{yīng ( )

yìng ( ) 冠{guān ( )

guàn ( ) 圈{quān( )

juàn ( ) 塞{sè ( )

sài ( )

三、请用“——”画出句中的错别字,改正后写在括号里。(3分)

运河之中,装满乃桶的船只在舒缓平隐地行使。 ( )( )( )

四、我会选。(3分)

跑 竖 翻

1、男孩子( )到铺满青草的土坡上面,( )跟头,( )蜻蜓,还有摔跤比赛。

爬 搭 攀

2、乡下人家总爱在屋前( )一瓜架,让那些瓜藤( )上棚架,( )上屋檐。

五、把下列的词语补充完整。(3分)

(  )前屋后   (  )肥体壮   默默无(  )

成群(  )队    辽阔无(  )    此起(  )落

六、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3分)

独特的( ) ( )地欣赏 微弱的( )

迷人的( ) ( )地歌唱 ( )的原野

七、按要求写句子。(6分)

1、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写一句拟人句)

2、人们进入梦乡。(扩写句子)

3、草地上有几只数不清的小鸡在悠闲地散步。(修改病句)

八、用线将左右两边相关联的句子连起来。(5分)

昼出耘田夜绩麻 悠然见南山

竹外桃花三两枝 青草池塘处处蛙

独出前门望野田 月明荞麦花如雪

黄梅时节家家雨 村庄儿女各当家

采菊东篱下 春江水暖鸭先知

九、默写古诗《乡村四月》(5分)

十、在“走进田园”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我们对乡村生活和田园景物有了更多的了解和感受。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学习的收获。请把你的学习收获写下来。(3分)

第二部分 阅读积累与运用(30分)

(一)、读《乡下人家》片段,回答问题(15分)

他们的屋后倘若有一条小河,那么在石桥旁边,在绿树阴下,会见到一群鸭子,游戏水中,不时地把头扎进水下去觅食。( )附近的石头上有妇女在捣衣,它们( )从不吃惊。

若是在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常常会瞧见乡下人家吃晚饭的情景。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1、“谐”字是( )结构,部首是( ),音序是( )。(3分)

2、在第一自然段中填上合适的关联词。(2分)

3、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2分)

倘若( ) 吃惊( )

4、用“——”画出文中你喜欢的一个句子。(2分)

5、第二自然段写作者在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时看到的情景。作者看到了

(3分)

6、你对文中描写的哪处乡村风景最感兴趣?原因是什么?(3分)

(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5分)

我爱花城

我刚到花城,便陶醉在花的海洋里……

记得,春节时节,那昂立枝头的就是被誉为“英雄花”的木棉花。它色彩鲜艳,蓬勃向上,给人以坚定、凝重、朴实的感觉。

当热风吹走带有几分寒意的春季时,花城已成为白兰花的天地了。我漫步在白兰花盛开的树下,陶醉在白兰浓郁的清香里。

继白兰花之后,最美的要数凤凰花了。它的花似红云,像彩霞,一枝枝,一片片,开满了枝头,看上去一片红火,像一团正在燃烧的火。

秋风飒飒,群花中的佼佼者要数菊花了。当我走进菊花园中,不禁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瞧!菊花有红的、白的、黄的、紫的,还有黑里透黄的……色彩各异,五颜六色。菊花的姿态更美,有的倒挂枝头,有的一枝独秀,有的千朵成群……真是千姿百态啊!

一阵风吹过,百花凋零。路边似乎看不到什么花了,其实不然,在每家的窗台上,不正有一盆亭亭玉立的水仙!它那碧绿的叶子衬托着黄白的色的小花,散发出芬芳,越发惹人喜爱。

啊!我爱花城,我爱花城的一年四季,我更爱把花城点缀得如此绚丽的人们!

1、本文是按 顺序来写的。本文的中心句是:

(1+2分)

2、根据下列提供的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成语写下来。(3分)

(1)眼睛看着复杂纷繁的景物感受到迷乱。 ( )

(2)形容看的确良东西太多,看不过来。 ( )

(3)形容女子体态修美或花木等形体挺拔 ( )

3、第五自然段,作者写了菊花的 和 。(2分)

4、用“﹏﹏”画出描写菊花色彩各异,五颜六色的句子。用“——”画出描写菊花千姿态百态的句子。(4分)

5、你喜欢花城吗?为什么?(3分)

第三部分 习作(30分)

乡村的生活多么富有情趣,田园风光又是多么迷人!这次的习作就让我们写一写与乡村有关的内容吧。

要求:

1、可以写你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或者从其它方面了解到的关于乡村的生活、风光、人和事,还可以写自己的感受、体会。

2、把想写的内容写具体,表达清楚,注意用上积累的优美词句。

3、字体端正,标点正确,字数不少于350字。

四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语文课程标准》为指针,立足教材,结合学生实际,研究复习方法,面向全体学生,全面系统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技能和综合素养。

二、复习目标

通过复习,使学生对小学阶段的语文基础知识有一个明确的、系统的了解,强化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力争在今年的毕业会考中,语文科的综合成绩能有较大的突破。

三、复习原则

1、明确目标,立足教材。教师应认真研究《小学语文毕业班复习工作建议》,明确考试的范围与目标,对出题动向和题目类型作出科学的分析和预测,以便在复习的过程中能做到有的放矢。语文复习应以课本为主,按《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进行知识点的归纳、总结,掌握每类课的重点、难点,辅之以适当的练习;并不断地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复习中,要精选有代表性的训练题和模拟题进行训练,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全体参与,分层达标。复习课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应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特别是在当前民办初中抢夺优质生源的形势下,教师更不能把目光只盯在少数“尖子生”身上,而应该更多地关注那些基础不扎实、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提出不同的要求,优等生可适当“放”,中等生宜“引”,后进生需“扶”。

3、强化基础,突出重点。针对毕业检测试题基础性强的特点,对于新课程标准中要求掌握的语文知识和基本篇目,教师应进行适当的梳理,只有理清了头绪,学生才能思路清晰,复习才有更佳的效果。阅读理解与作文是语文复习的“重头戏”,教师应加强指导。在进行阅读训练时,应根据不同文体的特点,教给学生一些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真正做到“授之以渔”,并结合有针对性的训练,举一反三,从而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作文复习应重点放在“快速作文”的指导上,从立意、选材、构思、语言等方面进行训练,淡化文体要求,提倡创新意识。

4、点面结合,讲练同步。整个复习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一)全面复习(3月上旬——5月中旬):结合新课的学习同步复习小学阶段各类课文篇目和语文知识;

(二)查漏补缺:针对第一阶段的复习进行小结,巩固训练;

(三)重点突破:对学生在复习中有困难的知识点进行重点突破,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

(四)总结检测:全面总结复习情况,检查复习效果,模拟测试。

5、团结协作,共同提高。本着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原则,加强同科教师之间的经验的`交流与资料共享,发扬团队精神,争取共同进步。

四、复习方法和措施

按照小学毕业检测各个题型分四个步骤进行——一课内外古诗文的复习,二阅读复习,三语文基础知识复习,四写作训练。

(一).课内外古诗文的复习

考试的范围基本是小学教读篇目中要求背诵的名篇名句。近年来,随着命题改革的不断深入,记诵名句名篇等文化材料对于陶冶学生的人文精神有着重要作用。背诵复习不但要强化记忆还要理解记忆,并且能够灵活运用。因此,我们在指导复习时不但要求学生能篇篇背诵,字字落实,还要“会理解、能运用、善归纳、懂迁移”。尤其是在平时默写中经常出错的字,更要时时“温故”,明确地告诉学生评分的标准:一字出错,满“盘”皆输。

(二)、阅读复习

阅读复习――强化积累、感悟,提高能力

第一,抓好背诵和默写过关。

第二,阅读教材,归类梳理。

帮助学生弄清写人、叙事、写景、状物等文章的特点。如有些文章运用了总分总结构:先总写事物特点,再从几个方面介绍事物,最后总结全文,照应开头。

第三,阅读各种类型的短文,总结规律。

教者有意识地选择写景状物、写人记事、参观游记等类型的文章,让大家阅读,让大家出题,这对活跃学生思维、提高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很有帮助。在对各种类型题目训练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规律。

如记叙文在记叙过程中,一般离不开六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此外还要学生掌握记叙的线索、顺序、人称、表达方式等。

再如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它可分为两类,一是说明事物的说明文,一是阐明事理的说明文。阅读说明文,要教会学生抓住事物的特征、顺序、结构、语言等进行理解。另外,一边复习一边练习。

要掌握答题技巧。近几年的现代文阅读的选文大多是一篇偏重于抒情的散文或一篇自然科技类或生态环境的说明文等。做题时要牢牢地记住:“答案不在你的脑子里,答案只在原文中”,无论在任何情况下作答既要体现特别和独特见解,又要较好地忠实于原文忠实于作者的主张。在阅读复习中,应该注意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联系,了解作者的观点和文章的写作意图,做到从整体上把握文章,首先弄清“写了什么”“为什么要写”这两个问题。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是在原文中找线索找答案。

(三)、基础知识及运用复习

1、佳句归类复习

2、词语、成语归类复习

3、多音字归类复习

4、汉语拼音归类复习

5、词语用法归类复习

6、句段要点归类复习

7、标点符号要点归类复习

8、格言警句复习

9、文学常识复习

10、百科知识复习

11、谚语、歇后语、广告语、对联复习

12、其他知识复习

在语文教材上出现的关于字词句的有关知识,包括形声字的辨析、文学语言的不同表达方式,语言的修辞手法的运用,以及在句子中的作用,同样需要系统复习。

(四)、写作训练

每个星期进行一次写作训练,在写和评的专题训练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作文指导(大概用时一周)了解记叙文、说明文、话题作文的常见结构模式,重点放在记叙文的写作指导上面,要求学生能够准确地审题,正确地选材、立意、结构文章,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方式为文章的中心服务,板书正确,字迹工整,为良好写作打下基础。

作文训练侧重于名篇,摹拟其谋篇布局,刻意选材新颖,内容新奇,力争让每位学生写好记叙文,能把人或事件完整地交代清楚。告诉学生一些写作知识,让学生做到有写的东西,下笔能心中有数。找一些典型的写人、叙事范文,引导学生分析,从审题立意、选材等入手进行详细评讲,让学生拿到题目不盲目下笔。举出一些作文内容,适用于哪些题目,让学生作文不离题,基本能找准方向,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在最后阶段学生要自觉主动多读书看报,开拓自己视野、了解时代信息、把握时代脉搏,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涉猎名家作品或课文中指定推荐的中外名著,并学习别人的语言风格、章法技巧,为写作积累素材,补充新鲜血液。在写作中,要善于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大题化小,以小见大,善于联想,张扬特别。让文章体现出你真挚的感情,做到文质兼美,富有生活气息。

猜您喜欢